近日,國研智庫書院發布吳桐的新書《鏈改》,書中談到技術的應用如何重塑社會結構和經濟格局。中國航空學會理事長林左鳴、西北狼互聯網生態協會會長傅樺、財經作家王正鵬等嘉賓參加了發布會。本次發布會由國研智庫書院院長、中國發展出版社副總編輯車海剛主持。
林左鳴在《鏈改》的前言中寫道:區塊鏈技術在經濟領域的應用,無疑是隨著人類進化應運而生的一件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。人類的任何技術進步的原動力,都是基于仿生來提升人類自身的兩項最基本的功能——通訊和交通?;ヂ摼W技術的出現,是人類通訊技術發展的一次飛躍。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,是互聯網技術最終進入仿生境界的突破。區塊鏈技術是仿基因的一種技術,分布式記賬實現了整個生態體系的全息化。將來,一個又一個的區塊鏈系統組合成一個蜂窩結構,可以使我們的社會從系統化上升至體系化。這樣一種技術的廣泛應用,無疑會引起社會結構和經濟格局的重塑。
區塊鏈毫無疑問成為全球的一個風口,隨著發展應運而生往往還有問題與矛盾。2017年9月,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文叫停I CO,2018年8月,中國銀保監會等五部委再次提示以“虛擬貨幣”和“區塊鏈”為名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??梢?,如何借助區塊鏈對社會進行帕累托優化、如何建立健全“鏈改”體系,深入推進“鏈改”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問題。吳桐的《鏈改》便誕生在這樣的行業和時代背景下。
發布會上,作者吳桐表示,區塊鏈不僅僅是技術驅動,更是經濟與金融、政治、社會和文化多維驅動的產物。在經濟與金融方面,基于區塊鏈的加密貨幣可以為經濟、金融提供補充品和替代品。在社會上,區塊鏈則為一小部分正逐步增大群體的代名詞。從文化的角度分析,區塊鏈已經成為一種逐漸被認可的亞文化。
林左鳴還從物理與生命科學的角度闡述了區塊鏈技術。他認為,宇宙是由信息和物質所構成的,物質與信息共同構成二元世界,而區塊鏈作為全新的體現經濟信息的方式,不僅對加密貨幣至關重要,對AI技術的發展同樣具有重要意義。區塊鏈將對未來企業信息的資產起到顛覆性作用。
傅樺表示,在認識區塊鏈時,應注意從其源頭——數據庫技術、互聯網通訊技術和加密技術出發,理性地了解其組織、法規及發展。王正鵬用當年的互聯網金融、P2P等類比區塊鏈,“當前仍處于區塊鏈行業的早期,行業本身要有足夠的耐心?!?
發布會主辦方國研智庫書院為國研智庫(DRTT)成員機構,依托國家各部委、高校相關專家,致力于文化資源的發掘與文化產業的融合,促進國家文化事業發展,同時注重宣講中央政策,開展課題研究等智庫業務,為地方政府和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。